这是一首仿写古诗,随手涂鸦之作,仅用来留存一下!

《登黄鹤楼》
云霞收尽天宇阔,江汉争流楚塞长。
仙鹤已随诗句渺,烟波犹送古今忙。
千帆影里斜阳淡,万古愁边野草香。
欲借笛声吹寂寥,青峰添作九回肠。
翻译
《登黄鹤楼》
云霞完全消散,天空显得格外开阔;长江与汉水竞相奔流,楚地的边塞显得如此悠长。
那曾经传说中的仙鹤,已随着古人的诗句远去而渺不可寻;唯有那如烟的波涛,依旧见证着古今人们的忙碌奔波。
在千帆的影子中,斜阳渐渐变得黯淡;在万古的忧愁里,野草散发着阵阵清香。
我真想借那悠扬的笛声,吹散心中的寂寥;可那青青的山峰,却平添了我九曲回肠般的愁绪。
鉴赏文章
《登黄鹤楼:于时空交织中品悟人生况味》
黄鹤楼,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化的名楼,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登临赋诗,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。这首《登黄鹤楼》便是在这方天地间,借景抒情,于时空的交织中,抒发了诗人对历史、人生以及自然的深刻感悟。
首联“云霞收尽天宇阔,江汉争流楚塞长”,以宏大的视角勾勒出一幅壮阔的画面。云霞消散,天空显得无比开阔,仿佛为诗人的心灵打开了一扇通往宇宙的窗户;长江与汉水竞相奔流,楚地的边塞在视野中绵延不绝。这一景象,不仅展现了自然的雄浑壮美,更暗示了诗人内心对广阔天地的向往和对历史长河的敬畏。在这片广袤的天地间,人类显得如此渺小,而历史的进程却如江汉之水,奔腾不息。
颔联“仙鹤已随诗句渺,烟波犹送古今忙”,则将视角从自然景观转向历史人文。传说中的仙鹤,承载着古人的浪漫情怀与奇幻想象,如今已随着古人的诗句远去,变得渺不可寻。这象征着历史中的美好与传奇,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消逝。然而,那如烟的波涛,却依旧日复一日地流淌,见证着古今人们的忙碌奔波。烟波的永恒与仙鹤的消逝形成鲜明对比,凸显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。诗人在这一联中,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喟叹。
颈联“千帆影里斜阳淡,万古愁边野草香”,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。在千帆的影子中,斜阳渐渐变得黯淡,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消逝。而“万古愁边野草香”,则将个人的愁绪与历史的沧桑融为一体。野草的清香,本是自然的美好,但在万古的愁绪映衬下,却显得格外凄凉。这一联通过景与情的交融,展现了诗人在面对历史与人生时的复杂心境,既有对时光匆匆的无奈,又有对生命坚韧的赞美。
尾联“欲借笛声吹寂寥,青峰添作九回肠”,则是诗人情感的集中爆发。诗人试图借那悠扬的笛声,吹散心中的寂寥,然而,那青青的山峰,却如九曲回肠般,让他的愁绪更加深沉。青峰本是大自然的壮丽景观,但在诗人眼中,却成了增添愁绪的源头。这一联将诗人的孤独、无奈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,使读者深刻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与挣扎。
整首诗以登黄鹤楼为背景,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,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沧桑、自然的永恒紧密结合在一起。诗人在时空的交织中,品悟着人生的况味,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、对人生无常的喟叹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。其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情感真挚,堪称一首借景抒情的佳作,让我们在欣赏黄鹤楼美景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那份深沉与忧愁。
创意物理原创文章。发布者:admin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huangyiwuli.com/zuopin/1398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