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胡林晓立》

《胡林晓立》
一夜北风削玉林,千枚金叶嵌径深。
稚子拾光追蝶急,父亲量岁刻纹沉。
忽惊云雁裁秋色,却望霜翎落霭岑。
掌心叠得春秋印,半夹寒凉半暖馨。

注:这是2021年10月份的作品,今日翻出来,再次润色更改一下!

《胡林晓立》

配图来源于网络,侵删

翻译

《胡林晓立》

一夜之间,凛冽的北风如利刃般削过如玉般的树林,
上千片金黄的落叶,深深镶嵌在小径之中。
年幼的孩子追逐着时光,匆忙地追赶着蝴蝶,
父亲则默默丈量着岁月,在额头上刻下沉沉的皱纹。
忽然间,惊见云间的鸿雁剪裁着秋日的景色,
转头望去,霜白的羽毛飘落在雾气缭绕的山林。
掌心之中,仿佛叠印着春秋的痕迹,
一半夹着寒凉,一半透着温馨。

鉴赏文章

《胡林晓立:时光里的温情与沧桑》

在诗词的广袤天地中,总有一些作品能以细腻的笔触、生动的意象,勾勒出生活的斑斓画卷,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时光的流转与情感的深沉。《胡林晓立》便是这样一首佳作,它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生活长卷,将自然之景、亲子之情与岁月之思巧妙融合,令人沉浸其中,回味无穷。

开篇绘景,北风金叶启秋章
诗的开篇“一夜北风削玉林,千枚金叶嵌径深”,以极具画面感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秋日景象。北风如一把无形的利刃,在一夜之间“削”过那如玉般洁净、挺拔的树林,这一“削”字,生动地写出了北风的凛冽与强劲,仿佛能让人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寒意。而“千枚金叶嵌径深”则将视角聚焦在小径上,上千片金黄的落叶深深镶嵌其中,宛如大自然精心绘制的金色地毯。落叶的“金”与树林的“玉”相互映衬,色彩鲜明,既展现了秋天的绚烂与丰收,又透露出一种静谧与深沉,为全诗奠定了清冷而又略带诗意的基调。

亲子互动,时光岁月共流连
“稚子拾光追蝶急,父亲量岁刻纹沉”一联,将笔触从自然之景转向人间温情。年幼的孩子如同追逐时光的精灵,匆忙而急切地追赶着蝴蝶,那活泼的身影、欢快的笑声仿佛就在眼前。孩子的天真无邪、对世界的好奇与热爱,在这一“追”中展现得淋漓尽致。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父亲,他默默地丈量着岁月,在额头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。“量岁”二字,将时间具象化,父亲的一生仿佛就在这一量一刻中缓缓流逝,皱纹是他辛勤劳作、承担家庭责任的见证,也是岁月对他无声的雕琢。这一联通过稚子与父亲的对比,生动地展现了时光在不同人身上的不同印记,既有孩子的朝气蓬勃,又有父亲的沉稳沧桑,让人感受到生活的丰富与多元。

云雁霜翎,秋景秋思意难尽
“忽惊云雁裁秋色,却望霜翎落霭岑”进一步拓展了诗的意境。诗人忽然被云间飞过的鸿雁所惊动,它们仿佛是大自然的裁缝,用翅膀“裁”出了秋日的绚烂景色。这一“裁”字,赋予了鸿雁以灵动的创造力,让秋天的景色更加生动鲜活。而当诗人转头望去,只见霜白的羽毛飘落在雾气缭绕的山林之中。“霜翎”与前文的“金叶”相呼应,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清冷与寂寥。“霭岑”则营造出一种朦胧、悠远的氛围,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空灵的世界,思绪也随之飘远。这两句诗通过对云雁和霜翎的描写,将自然之景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,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和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哀愁。

掌心春秋,寒凉温馨情交融
诗的结尾“掌心叠得春秋印,半夹寒凉半暖馨”是全诗的点睛之笔。诗人的掌心仿佛叠印着春秋的痕迹,那是岁月的沉淀,是生活的积累。这“春秋印”既包含了前面所描绘的自然之景的变化,又蕴含了亲子之间的深厚情感。“半夹寒凉半暖馨”则将这种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。寒凉,或许是生活的艰辛、时光的匆匆带来的无奈与惆怅;而暖馨,则是亲子之间的温情、家庭的和睦给予的温暖与慰藉。这两种情感相互交织,构成了生活的真实面貌,让人在感受到岁月的沧桑的同时,也能体会到人间的真情与美好。

《胡林晓立》以其独特的视角、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,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充满诗意与温情的生活画卷。它让我们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,也能反思时光的流逝和亲情的珍贵,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、反复吟诵的佳作。

鉴赏文章来源于文心一言!

创意物理原创文章。发布者:admin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huangyiwuli.com/zuopin/1401/

(0)
adminadmin
上一篇 2025年10月26日 上午9:23
下一篇 2025年3月6日 下午1:26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